稱霧霾問題不能回避 追問環保部長數十問
以下轉截至: http://zqb.cyol.com/html/2014-02/26/nw.D110000zgqnb_20140226_1-12.htm
對於這個國家,國務院常務會議意味著什麼? 根據《國務院工作規則》,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由總理召集和主持,根據需要可安排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從去年3月18日新一屆政府第一次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至今,同樣是在這間會議室,李克強總理已經主持召開了38次常務會議。 通過梳理38篇國務院常務會議新聞通稿,中國青年報記者發現,“改革”一詞總計出現了191次,在所有有效辭彙的出現頻率中排名第一。這38次常務會議所討論過的100個左右的議題中,涉及“改革”的議題數量同樣排在首位。 2014年2月1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本屆政府的第38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與往常一樣,他坐在會場中央的橢圓形會議桌前,身後是一面國旗,桌上擺放著一支紅筆、兩杆鉛筆與一瓶英雄牌的藍黑墨水。 會議伊始,他語氣沉重地說:“霧霾現在成了網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已成為民生改善的當務之急。這個問題,政府決不能回避。” 一位在場的工作人員清楚記得,坐在總理對面彙報的是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聽彙報時,李克強一直在材料上記錄著。當周生賢彙報結束準備離開時,李克強說:“你先別走,我還有幾個問題要問你。”然後他便對著材料後面的具體措施逐條發問:“這幾條措施以前就有同樣的政策,這次是不是準備加大力度?這幾條措施是新推出的,設計合不合理,有沒有做過足夠的論證?” 圍繞這一議題,他的追問不少於數十問。 這位工作人員回憶,除了周生賢,還有幾位相關部門的部長也依次回答了總理針對治汙措施提出的問題,有位座位較遠的部門負責人直接站起來大聲回應總理的提問。通過彼此一系列現場問答,李克強對一些列出計畫的工作要求“加碼”。他強調,要加強科學論證,一旦做出承諾就一定要兌現,“政府不能放空炮”。 某種意義上,這一幕也可以代表一年來國務院常務會議鮮明的議事風格。在會上,彙報人彙報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0分鐘,至於參與討論的相關部委負責人,李克強則要求他們直接提問題,有意見說意見,客套話免說,附和的可以不說。 一位部委負責人形容自己參會的感受:李克強外表看起來很謙和,但決策時有一種毫不動搖的意志和決心,近距離接觸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種“氣場”。“參加他的會,需要格外備足功課。”他說。 除去緊湊的發言節奏,議題之間的切換也往往是“無縫銜接”。“把討論第一個議題的部長們請出去時,要列席第二個議題討論的部長們就已經進來了。”一位會務組的工作人員說,為了方便離開,他們往往會把只參加一個議題討論的部長安排在靠近門口的位置,而並非完全按照級別、順序排列座次。 “會風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一位參會者告訴記者。他曾經看到,有的事兒剛在會上定下來要做,分管的副總理便馬上起身,叫上幾個相關部委的負責人一起到門口商量。據他回憶,總計召開的38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最多一次討論了7個議題,而會議常常持續到過了午飯“飯點兒”。 相比於如何開會,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議題如何確定,或許更為外界關注。 據一位會務組的工作人員介紹,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的議題,上會前都要經過充分調研論證。比如“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等放寬工商登記條件的方案”,在2013年3月18日的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已經被要求納入相關部門的工作時間表,到10月25日相關部委準備成熟後才上會。 更多關於被評論者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4021.htm
大眾認同: 0 人 回應: 0 篇 觀看: 4999 次 |
|
|

守信用/誠信/責任心 : | 8 |
禮貌/誠意 : | 沒意見 |
儀容/衛生/整潔 : | 沒意見 |
守時 : | 沒意見 |
品德/公德心/良心 : | 沒意見 |
愛心 : | 沒意見 |
整體 8 分 |
|